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认识旅游市场的特点和功能

旅游市场的特点:多样性、季节性、波动性、全球性。 多样性:表现在旅游产品种类、旅游购买形式、旅游交换关系的多样性上。 季节性:由于旅游闲暇时间的不均衡和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的差异而造成的突出的季节性特点。 波动性:旅游业以需求为主导,影响需求的因素多种多样,从而使旅游市场具有较强的波动性。任一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旅游市场的波动。 全球性:旅游市场是一个开发统一的市场,所以就有全球性。 旅游市场的功能:旅游产品交换功能、旅游资源配置功能、旅游信息反馈功能、旅游经济调节功能。 旅游产品交换功能:旅游市场是联结旅游产品生产者和旅游需求者的纽带。旅游产品生产者通过市场为自己的产品找到买者,旅游需求者通过市场选择并购买自己感兴趣的产品。 旅游资源配置功能:只有适合旅游者需求的产品,他们才愿意购买,旅游市场可以检验旅游企业及其产品质量优劣来实现旅游资源配置,提供旅游者易于接受、乐于消费的旅游产品。 旅游信息反馈功能:旅游者的经济活动通过市场动态表现出来,旅游市场通过自身传递信息为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发展规划或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旅游经济调节功能:表现在旅游市场调节旅游供求平衡,其次通过市场调节,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分配劳动。

如何认识旅游市场的特点和功能

2,上半年旅游市场呈现哪些特点

8月2日,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透露,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旅游达到了28.26亿人次,同比增长11.4%,入境旅游692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同比增长12.5%。他介绍,总的来看,旅游市场呈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假日旅游持续增长。春节、五一、端午节全国共接待了6.2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5980亿元,这个数比去年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二是乡村旅游亮点纷呈。双休日和长假期间,城市游客选择去乡村感受民俗文化,吃农家菜、住民宿、逛庙会成为备受欢迎的假日体验。三是全域旅游成效显著。各地从区域全局出发,统一规划、整合资源,提升旅游产品供给质量,推动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更好地满足了游客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欧晓理介绍,文化方面,据初步测算,今年上半年全国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5%,今年一季度全国5.7万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是19052亿元,同比增长了10.5%。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总计320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国产电影票房189.65亿元,占全国总票房的近60%。目前,全国电影银幕超过5万块,居世界第一。总之,文化方面呈现出投资消费两旺的局面。
内蒙古草原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涵盖了世界上所有的草原类型,被称之为完整的天然草原博物馆。内蒙古历史上有多个古国王朝在这里发祥并留下足迹,北方少数民族在这里聚居,蒙古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马背摇篮的成长经历,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民俗,成为了国际国内重要的草原旅游目的地。像呼伦贝尔草原、贡格尔草原、乌兰布统草原、锡林郭勒草原,都是非常不错的去处。草原旅游最好选择6-8月份,每年7、8月份,都是草原水草最为丰美的季节。如果你是在北京,建议去乌兰布统草原,这里距北京很近。

上半年旅游市场呈现哪些特点

3,出境旅游市场近年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2012年10月28日报道,国家旅游局统计,最近十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呈现井喷状态。2002年到2011年,出境旅游人数由1660万人次增加到出境游7025万人次,增长323%,在世界主要出境旅游国家中增长最快,这是我国从世界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跃升的“行走”。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公民出境旅游呈快速增长态势,出境旅游尤其是因私出境旅游的快速增长,成为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外开放扩大的最为直接和最为生动的见证。国家旅游局统计显示,2001年,我国公民出境游目的地有18个(含港澳),出境旅游人数1213万人次;截至目前,我国已批准146个国家和地区为我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其中114个已正式实施组团业务。2011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达7025万人次,是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世界第三大出境消费国。据测算,2011年我国对全球入境旅游的贡献率超过30%。我国不仅是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也成为主要的旅游客源地。我国入境旅游保持稳定快速发展态势,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其中,2010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次达5566万,跃居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旅游外汇收入排名第四位。2011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次达5758万人次,继续保持了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地位。2002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仅为3680万人次,与2011年5758万相比,十年间增长了56.5%;2002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为204亿美元,2011年为485亿美元,十年间增长138%。入境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从以创汇为主要目标转向全面发展,成为展示我国国家形象、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和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截止2019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的场景日益多元化,出境旅游已是中国人生活水平改善、幸福指数提升的一大标志。1、在预订渠道上,中国游客一个手机走天下,携程这类OTA(在线旅行社)成为出境游主流预订、服务平台。2018年,携程通过各类出境旅游产品和服务,服务了超过5000万人次出境游客。2019年中国游客选择出境游度假产品到达全球158个国家,较去年增加了17%,出境人次和消费额也创新高。2、银行卡消费仍是主要的支付方式,但移动支付快速提升,银联卡已成为中国人出境主流支付工具。为更好服务出境游客,银联国际加速受理环境建设。境外已有176个国家和地区,2850万商户支持银联卡,“云闪付”用户已可在境外52个国家和地区扫码或“挥”机支付。银联国际数据显示,扩展资料:中国出境游市场发展趋势预测1、融入当地生活,深耕目的地特色体验从在线旅游厂商来看,途家扩充10万+海外新房源,布局对应中国出境游热门东南亚目的地;穷游Q-Home线下门店加入民宿功能,目的地生活场景从服饰、厨艺到住宿逐步丰富。2、技术+服务并行,解决目的地即时需求旅游和科技的发展相辅相成,科技改变人们的旅游方式带来更多互动式的体验,而体验中产生的差异化新需求也在催化着技术不断前行。从需求本质上来看,游客对技术的需求即是对解决能力的需求,因此,安全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的技术革新才是提升服务的有力辅助。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9中国人出境旅游消费报告发布
原因是国人都有钱了

出境旅游市场近年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4,旅游业的特点是什么

1.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根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它是由行、住、吃、游、购、娱六大要素组成的行业整体。对旅游者来说,他们需要购买和消费的是在一次旅游活动中所得到的整个感受,因此,在旅游全过程中任何一个行业、一个环节上供给不足,服务不好,甚至出了问题,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都会被认为旅游服务质量不高,从而影响到整个旅游业的声誉。可是,在一段时间里尤其是在初始阶段,许多同志往往只将宾馆饭店旅行社看作为旅游业,并给宾馆饭店以较多投资,而对于交通(尤其是大交通)、购物、文娱,甚至旅游景点建设似乎都不属旅游业的范围。面对一个综合性、整体性很强的旅游行业,却缺乏一个有权威性的、强有力的综合行政部门去管理。这是造成旅游业产业结构失衡,宏观管理失控的重要原因。 2.旅游业另一个特点是它的服务性。它是一个主要提供非物质形态产品――服务产品的行业。现代旅游业是随着生产力高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据有关同志研究,当一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时,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的动机,达到4000~10000美元时,将产生国际旅游的动机,超过10000美元时,将产生洲际旅游的动机。他们参加旅游活动,需要高质量的服务,以达到精神与物质上的享受与满足。同时,服务劳动的实现又是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统一。服务人员与消费者大都是直接见面同在一起的。因此,在旅游服务活动中,人――服务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是,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一套“大锅饭、铁饭碗”的劳动工资制度,目前国营旅游企业仍然未能摆脱其影响与束缚,故从总体上看,服务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仍然不高,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仍然较差。这是造成旅游业经济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 3.旅游业再一个特点是它的文化性。旅游业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事业,而且具有强烈的文化性质。旅游者去各地观光游览,无论去西安参观兵马俑,还是去桂林游览漓江山水,无不是一种文化活动,无不是为了满足其文化生活的需求。在我国现阶段,应该说旅游业是一种经济――文化事业。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还可能进一步调整以文化为主,成为一种文化――经济事业。近几年来,许多城市结合开展文化交流,发展旅游业,初步尝到了甜头。如上海举办国际电视节、潍坊举办风筝节、自贡举办恐龙灯会等。可是,十二年来上海对旅游景观投资仅有2亿元,约占旅游业总投资的2%左右。对开发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尚未引起领导部门重视。这是上海旅游业客源增长不快,旅客在沪逗留天数下降,经济效益不高的又一重要原因。 4.旅游业还有一个特点是它的结合性。旅游业是由行、住、吃、游、购、娱六大要素组成的综合性行业。它们彼此之间需要密切协作与结合才能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尤其是地区之间旅游行业的结合,对于象上海这样旅游景点短缺的城市来说,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旅游行业之间结合,可以扩大销售、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以促进旅游业发展。可是,目前上海旅游业面临的却是系统林立、各自为政、地区分割、盲目竞争的局面。这是造成产业结构失衡,经济效益不高的再一个重要原因。
旅游业具有社会性,综合性、开放性、涉外性、脆弱性、季节性的特点,旅游业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又具有资金密集型的特点
那里复制来的答案啊..旅游业的特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称为无烟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5,世界国际旅游客源和客流分布有什么特点

一、国际旅游客流的地理分布规律  欧洲不但是世界上国际旅游的中心接待地区,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其次,美洲也是世界上国际旅游的重要客源地。在产生客源方面居第三位的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中东地区各国虽然在经济上较富,但由于人口基数小,加之居民的旅游传统问题,所以在客源市场中占有的比例不大。旅游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奥地利、荷兰、挪威、加拿大、瑞典、瑞士、科威特、澳大利亚、委内瑞拉、丹麦、比利时、墨西哥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国际旅游支出,大约占世界国际旅游支出总额的78%。  目前世界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营国际旅游业,其中18个经济发达国家(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比利时、荷兰、日本、意大利、德国、奥地利、西班牙、瑞士、瑞典、澳大利亚、挪威、丹麦、爱尔兰、芬兰)不仅产生了国际旅游客源总数的90%,而且其中80%的国际旅游客源也主要流向这18个国家。尽管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旅游客流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使国际旅游客流的地里分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际旅游客流的总体发展趋势,目前及今后国际旅游客流的主流仍然相对集中于发达国家。  二、国际旅游客流的空间移动规律  第一,在全世界国际旅游中,近距离的出国旅游,特别是前往邻国的国际旅游,一直占据绝大比重。以旅游人次计算,这种近距离出国旅游约占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次的80%。以80年代上半期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次的分布情况为例,美洲出国旅游者中有70%是在美洲地区各旅游目的地旅游,前往区外目的地的只有30%。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出国旅游人次总计的75%是在本地区内的旅游目的国游览,去区外目的地旅游的人次仅占25%。在欧洲的比例则分别为79%和21%。  第二,在流动态势上,特别是就远程国际旅游而言,从50年代至今,欧美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并且这两个地区彼此互为重要客源程序地和目的地。无论是在旅游人次上,还是在消费额上,这两个地区一直都占据着统治地位。因此,它们之间的客流也是国际远程旅游中最主要的客流。 第三,随着亚太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该地区在世界国际旅游中的位置。70年代中期以来亚太地区国际旅游不断迅速发展的趋势及80年代中期以来欧美地区出国旅游市场中远程旅游趋于增加的倾向都说明,在下个世纪全世界国际旅游中必将形成欧、美和亚太地区三足鼎立的主要格局。  虽然说,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由快速发展走向缓慢增长,但世界旅游市场仍拥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空间。在未来几年里国际旅游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届时,国际旅游人口将占世界总人口的3.5%,欧洲将继续保持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的地位,但是其国际旅游年增长率(3.1%)将低于世界旅游年增长率。东亚太地区也将成为世界第二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国家,与此同时,也将成为第4大旅游客源国.一、国际旅游客流的地理分布规律  欧洲不但是世界上国际旅游的中心接待地区,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其次,美洲也是世界上国际旅游的重要客源地。在产生客源方面居第三位的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中东地区各国虽然在经济上较富,但由于人口基数小,加之居民的旅游传统问题,所以在客源市场中占有的比例不大。旅游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奥地利、荷兰、挪威、加拿大、瑞典、瑞士、科威特、澳大利亚、委内瑞拉、丹麦、比利时、墨西哥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国际旅游支出,大约占世界国际旅游支出总额的78%。  目前世界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营国际旅游业,其中18个经济发达国家(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比利时、荷兰、日本、意大利、德国、奥地利、西班牙、瑞士、瑞典、澳大利亚、挪威、丹麦、爱尔兰、芬兰)不仅产生了国际旅游客源总数的90%,而且其中80%的国际旅游客源也主要流向这18个国家。尽管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旅游客流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使国际旅游客流的地里分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际旅游客流的总体发展趋势,目前及今后国际旅游客流的主流仍然相对集中于发达国家。  二、国际旅游客流的空间移动规律与发展前景  第一,在全世界国际旅游中,近距离的出国旅游,特别是前往邻国的国际旅游,一直占据绝大比重。以旅游人次计算,这种近距离出国旅游约占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次的80%。以80年代上半期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次的分布情况为例,美洲出国旅游者中有70%是在美洲地区各旅游目的地旅游,前往区外目的地的只有30%。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出国旅游人次总计的75%是在本地区内的旅游目的国游览,去区外目的地旅游的人次仅占25%。在欧洲的比例则分别为79%和21%。  第二,在流动态势上,特别是就远程国际旅游而言,从50年代至今,欧美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并且这两个地区彼此互为重要客源程序地和目的地。无论是在旅游人次上,还是在消费额上,这两个地区一直都占据着统治地位。因此,它们之间的客流也是国际远程旅游中最主要的客流。 第三,随着亚太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该地区在世界国际旅游中的位置。70年代中期以来亚太地区国际旅游不断迅速发展的趋势及80年代中期以来欧美地区出国旅游市场中远程旅游趋于增加的倾向都说明,在下个世纪全世界国际旅游中必将形成欧、美和亚太地区三足鼎立的主要格局。  虽然说,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由快速发展走向缓慢增长,但世界旅游市场仍拥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空间。据预测,即使到2020年,国际旅游人口只占世界潜在旅游人口的7%,欧洲为14%,美洲为8%,亚太为11%,整个旅游市场仍然拥有广阔的空间。  在未来几年里国际旅游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届时,国际旅游人口将占世界总人口的3.5%,欧洲将继续保持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的地位,但是其国际旅游年增长率(3.1%)将低于世界旅游年增长率。东亚太地区也将成为世界第二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国家,与此同时,也将成为第4大旅游客源国.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xnahJL5T3gIGRMFtX_UAlvzPJB0F00-2EfGQNFktU1Ld1INlp5Qrm6R_eNp7R3A2DUruNPtZnNBNlqfBd4JnMK
欧洲不但是世界上国际旅游的中心接待地区,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其次,美洲也是世界上国际旅游的重要客源地.在产生客源方面居第三位的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中东地区各国虽然在经济上较富,但由于人口基数小,加之居民的旅游传统问题,所以在客源市场中占有的比例不大.旅游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奥地利、荷兰、挪威、加拿大、瑞典、瑞士、科威特、澳大利亚、委内瑞拉、丹麦、比利时、墨西哥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国际旅游支出,大约占世界国际旅游支出总额的78%.

文章TAG:国际  国际旅  国际旅游  旅游  国际旅游市场有哪些特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