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旅游者产生的背景

我们所谓的"旅游",其发展过程大抵可分为三个阶段 古代旅游 这个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旅游"多是出于政治目的,如国家间互派使节.当然也有以传播宗教个人历险为目的的,如鉴真东渡.但此只局限于一定阶层的极少数人. 近代旅游 1841年后,由于率想开展工业革命,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英国首先出现了以盈利为目的面向普通人的机构,随后又诞生了旅行社.不过阶段,旅游仍是一种高档消费,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结构.旅游者仍局限在少数人之中. 现代旅游 20世纪50年代,新的科技革命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的进步,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准也的旅行机构的不断建立,带动了新一批旅游者的产生.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有: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旅游者产生的背景

2,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答:从客观上讲,是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中,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及交通运输条件的现代化是产生旅游需求的三个重要因素。 (1)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是产生旅游需求的前提条件 所谓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是指个人收入中扣除支付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和日常衣、食、住等必须的生活消费开支和必要的社会消费开支之后,仍有剩余的部分。人们拥有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才有可能具备产生旅游需求的经济条件。 (2)人们余暇时间的增多是产生旅游需求的必要条件 所谓余暇时间就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之余以及必需的社会活动之外,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余暇时间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每日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每周末的闲暇时间、法定假日的闲暇时间和带薪假期。旅游活动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没有时间就不能形成旅游行为,因而余暇时间是构成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 (3)交通运输手段的现代化是促进旅游需求产生的重要因素 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对现代旅游需求的产生、规模的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任何旅游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交通运输条件,特别是远程旅游及国际旅游,更讲求交通运输条件的舒适和方便。 总之,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和交通运输手段的现代化是促进现代旅游需求规模迅速扩大的客观基础,而这一客观基础的形成则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6 旅游需求除了受旅游动机、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余暇时间和交通运输条件的直接作用外,还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自然、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而形成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
地理背景就是交通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旅游者在地理上大范围移动(也就是产生旅游流)成为可能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3,旅游者产生的背景旅游资源分布规律有哪些

旅行距离与旅游收入链长、收入点设置和收入量正相关 旅行距离与收入链的长度成正相关,距离越长,所涉及的旅游产业的要素就越多,旅游设计中的收入点就越多。所以长距离旅游者,特别是跨国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收入有很大影响。所以在旅游项目设计定位中,在资源与其他旅游产业配套要素允许的前提下,入境旅游者或长距离旅游者是目的地重要的潜在收入来源和重点营销的对象。
流动人口--没有实现户口迁移的迁移人口 从近百年的人口迁移历史来看,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只发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而且,这种迁移并不拘泥于户籍变动,所以人口学界对人口迁移的定义存在诸多不同见解。彭勋从人口迁移所具有的时间、空间、目的出发,可以将现有的人口迁移定义归纳为宽、中、窄三派。其中,宽派从迁移的空间属性出发,着眼于人口的空间位移、或地区、地域分布的变动。中派从目的属性出发,认为迁移是以定居或居住为目的。窄派则以三属性中的两或三个属性来共同界定人口迁移。三派均认可较长距离、以较长居住为目的向某地的迁移是人口迁移。而对于短期外出公务、务工、度假、旅游或季节性、周期性、往返性的人口空间移动,三派则有不同的看法,宽派认为其属于人口迁移,而中派和窄派则认为其属于人口流动,其相应的人口应称为流动人口 。杨云彦等人认为,一般来说,流动人口特指那些临时性的人口移动,而在目前情况下,通常使用的"流动人口"概念包括了所有没有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人口移动,无论这种移动是短暂的或长期的。资料表明,目前急剧增加的人口流动实际上包含着两种主要的类型:一种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增加的城市功能型流动人口。他们在城市滞留的时间一般较短,这类流动人口的流向由城市功能、城市辐射范围所决定,其时间和空间分布相对平衡;另一类是进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的劳动力。这类"流动人口"规模大,在城市滞留时间长,且流向相对集中,因而产生的社会震荡也较大。并且,后者通常依其户口登记状况被称之为"暂住人口"或"外来人口",由于这一特殊群体符合人口学研究中人口迁移的基本特征,于是他们也被看作一种特殊形式的迁移,即相对于"计划迁移"而言的"非正式迁移",其与计划内迁移的不同主要通过户口登记状况的差异反映出来。由于户口至今仍然在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非正式迁移"人口无法享受和城镇"正式"居民同等的取得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机会和权力,于是形成了不同户口状况的移民在就业机会、行业和职业流向、福利与社会保障等多方面迥然各异的移民群体 。

旅游者产生的背景旅游资源分布规律有哪些

4,近代旅游得以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1、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富裕后的消费升级。2、物质生活丰富后开始探索世界的精神需求。3、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旅游资源的再发现。(以上观点来自青驿网的青驿问答,不代表青驿网官方观点,虽然青驿网是一个旅游社交平台。)
现代旅游是同社会化的大生产紧密结合的,现代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必然使旅游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化特点。这一特点的主要表现是: 1.游客的大众性。现代旅游首先表现为它的大众化。所谓大众化,一是指旅游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旅游活动在世界各地各个阶层都普遍开展起来。二是参加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旅游去处越来越远。三是群体性、规范性旅游增加。四是旅游作为一种激励员工的手段,已被企业或各种组织所广泛采用。 2.发展的广泛性。旅游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现代旅游首先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兴起,全世界90%以上的国际旅游者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同时,他们又接待世界80%的国际旅游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旅游业经受世界多次经济萧条的冲击仍然兴旺不衰,显示了它是一个很有活力和发展前途的产业。发展中国家的旅游业也普遍发展起来。目前,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经营国内、国际旅游业,有100多个国家参加联合国的世界旅游组织。由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旅游事业的普遍发展使旅游者几乎可以无处不到,区域边远地区旅游的局限性正在逐渐消失。 3.地理的集中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各地空间方面的时间距离不断缩小,旅游跨度增加。但是,现代旅游者不是较平均地分布在地球表面各个地区,他们往往集中到某些地区或国家去旅游,甚至集中到某些景点参观游览或从事其他旅游活动。现代旅游的地理集中性不仅反映在全世界国际旅游的分布格局上,具体到一个国家同样也呈现这一特性。 4.旅游的季节性。根据旅游资源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的旅游类型,现代旅游的季节性非常突出。一般来说,主要依赖自然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的国家和地区,旅游接待量的季节性波动比较大;主要依靠人文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的国家和地区,旅游接待量的季节性波动就比较小。消遣型旅游受季节性制约多一些,事务型旅游几乎不受季节性影响。四季分明的国家和地区,四季中接待游客的波动量比较大些;四季不太分明的国家和地区,四季中接待游客量就比较稳定一些。 5.增长的持续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曲折和起伏兴衰的变化过程,尤其是西方国家的经济都经历了多次经济危机的冲击。唯独旅游业“一枝独秀”,至今方兴未艾。在今后历史发展过程中,只要不发生新的世界大战或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世界旅游增长的持续性不会改变,世界旅游业将继续发展。我国只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坚持改革开放,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旅游业一定能持续发展和快速增长。 6.服务的一体性。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旅游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现代旅游服务的一体化特点越来越明显。所谓服务一体化,就是为旅客提供食、住、游、购、娱系统服务;为游客提供离开家园到返回家园的全程服务。这既是现代大众旅游组团旅游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化、国际化的大规模的群体性旅游活动能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

5,简述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的基本规律

  一、国际旅游客流的地理分布规律   欧洲不但是世界上国际旅游的中心接待地区,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其次,美洲也是世界上国际旅游的重要客源地。在产生客源方面居第三位的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中东地区各国虽然在经济上较富,但由于人口基数小,加之居民的旅游传统问题,所以在客源市场中占有的比例不大。旅游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奥地利、荷兰、挪威、加拿大、瑞典、瑞士、科威特、澳大利亚、委内瑞拉、丹麦、比利时、墨西哥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国际旅游支出,大约占世界国际旅游支出总额的78%。   目前世界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营国际旅游业,其中18个经济发达国家(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比利时、荷兰、日本、意大利、德国、奥地利、西班牙、瑞士、瑞典、澳大利亚、挪威、丹麦、爱尔兰、芬兰)不仅产生了国际旅游客源总数的90%,而且其中80%的国际旅游客源也主要流向这18个国家。尽管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旅游客流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使国际旅游客流的地里分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际旅游客流的总体发展趋势,目前及今后国际旅游客流的主流仍然相对集中于发达国家。   二、国际旅游客流的空间移动规律   第一,在全世界国际旅游中,近距离的出国旅游,特别是前往邻国的国际旅游,一直占据绝大比重。以旅游人次计算,这种近距离出国旅游约占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次的80%。以80年代上半期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次的分布情况为例,美洲出国旅游者中有70%是在美洲地区各旅游目的地旅游,前往区外目的地的只有30%。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出国旅游人次总计的75%是在本地区内的旅游目的国游览,去区外目的地旅游的人次仅占25%。在欧洲的比例则分别为79%和21%。   第二,在流动态势上,特别是就远程国际旅游而言,从50年代至今,欧美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并且这两个地区彼此互为重要客源程序地和目的地。无论是在旅游人次上,还是在消费额上,这两个地区一直都占据着统治地位。因此,它们之间的客流也是国际远程旅游中最主要的客流。 第三,随着亚太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该地区在世界国际旅游中的位置。70年代中期以来亚太地区国际旅游不断迅速发展的趋势及80年代中期以来欧美地区出国旅游市场中远程旅游趋于增加的倾向都说明,在下个世纪全世界国际旅游中必将形成欧、美和亚太地区三足鼎立的主要格局。   虽然说,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由快速发展走向缓慢增长,但世界旅游市场仍拥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空间。在未来几年里国际旅游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届时,国际旅游人口将占世界总人口的3.5%,欧洲将继续保持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的地位,但是其国际旅游年增长率(3.1%)将低于世界旅游年增长率。东亚太地区也将成为世界第二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国家,与此同时,也将成为第4大旅游客源国.一、国际旅游客流的地理分布规律   欧洲不但是世界上国际旅游的中心接待地区,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其次,美洲也是世界上国际旅游的重要客源地。在产生客源方面居第三位的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中东地区各国虽然在经济上较富,但由于人口基数小,加之居民的旅游传统问题,所以在客源市场中占有的比例不大。旅游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奥地利、荷兰、挪威、加拿大、瑞典、瑞士、科威特、澳大利亚、委内瑞拉、丹麦、比利时、墨西哥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国际旅游支出,大约占世界国际旅游支出总额的78%。   目前世界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营国际旅游业,其中18个经济发达国家(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比利时、荷兰、日本、意大利、德国、奥地利、西班牙、瑞士、瑞典、澳大利亚、挪威、丹麦、爱尔兰、芬兰)不仅产生了国际旅游客源总数的90%,而且其中80%的国际旅游客源也主要流向这18个国家。尽管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旅游客流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使国际旅游客流的地里分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际旅游客流的总体发展趋势,目前及今后国际旅游客流的主流仍然相对集中于发达国家。   二、国际旅游客流的空间移动规律与发展前景   第一,在全世界国际旅游中,近距离的出国旅游,特别是前往邻国的国际旅游,一直占据绝大比重。以旅游人次计算,这种近距离出国旅游约占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次的80%。以80年代上半期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次的分布情况为例,美洲出国旅游者中有70%是在美洲地区各旅游目的地旅游,前往区外目的地的只有30%。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出国旅游人次总计的75%是在本地区内的旅游目的国游览,去区外目的地旅游的人次仅占25%。在欧洲的比例则分别为79%和21%。   第二,在流动态势上,特别是就远程国际旅游而言,从50年代至今,欧美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并且这两个地区彼此互为重要客源程序地和目的地。无论是在旅游人次上,还是在消费额上,这两个地区一直都占据着统治地位。因此,它们之间的客流也是国际远程旅游中最主要的客流。 第三,随着亚太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该地区在世界国际旅游中的位置。70年代中期以来亚太地区国际旅游不断迅速发展的趋势及80年代中期以来欧美地区出国旅游市场中远程旅游趋于增加的倾向都说明,在下个世纪全世界国际旅游中必将形成欧、美和亚太地区三足鼎立的主要格局。   虽然说,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由快速发展走向缓慢增长,但世界旅游市场仍拥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空间。据预测,即使到2020年,国际旅游人口只占世界潜在旅游人口的7%,欧洲为14%,美洲为8%,亚太为11%,整个旅游市场仍然拥有广阔的空间。   在未来几年里国际旅游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届时,国际旅游人口将占世界总人口的3.5%,欧洲将继续保持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的地位,但是其国际旅游年增长率(3.1%)将低于世界旅游年增长率。东亚太地区也将成为世界第二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国家,与此同时,也将成为第4大旅游客源国.

文章TAG:为什么先出现国际旅游者  旅游者产生的背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