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妈妈怎么教孩子

有一位中国妈妈到美国后,亲身接触到美国妈妈教育孩子的事例,我们可以来借鉴一下美国妈妈的思维方式。 每天早上小泰勒醒了,伊丽莎白把早餐往桌上一放,就自顾自忙去了。泰勒会自己爬到凳子上去,动手吃饭,吃完饭后会自己穿衣。有时候泰勒把裤子穿反了,伊丽莎白就让泰勒自己改正。 有一次,泰勒吃饭的时候发脾气,把饭倒在地上。伊丽莎白跟他说:今天你什么东西也不能吃。当天伊丽莎白带泰勒到“中国妈妈”家做客,泰勒说我想吃中国面。中国妈妈很快做好了面,泰勒欢天喜地地坐下,正准备开吃,伊丽莎白走过来拿走了饭碗:“我不是和你说过吗?今天不可以吃饭。”泰勒哭喊着说:我饿,我要吃面。虽然嘴上这样说,但没有妈妈的批准,泰勒只能盯着饭碗,不敢出手。临走时,“中国妈妈”将面打包让泰勒带走,泰勒很宝贝地捧着面,闻了又闻,轻声问妈妈,回到家我可以吃吗?妈妈的回答很坚定:不。泰勒只好再度退让:那明天可以吃吗?妈妈说:可以。泰勒一听就笑了。 经过妈妈“禁吃”的惩罚以后,泰勒以后再扔饭碗时可能要想一想,饿肚子的经历可不好受。 伊丽莎白带泰勒到公园玩,泰勒和两个小女孩在吊床上玩得不亦乐乎。突然,泰勒走下吊床,把吊床翻了个底朝天,两个小女孩摔倒在草地上哇哇大哭。伊丽莎白一声不吭地走向泰勒,把他抱上吊床,然后一下子把吊床翻了过去,泰勒摔在草地上,大哭。伊丽莎白问泰勒:痛吗?下次还做吗?泰勒一边哭一边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孩子有时会无意识学坏,父母应该怎么办?在涉及社会公德的行为上,伊丽莎白采用的方式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泰勒体会到了这种痛苦,相信他会树立起这样一种观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美国妈妈怎么教孩子

2,美国的育儿经验是什么

美国家庭育儿常见的十种做法:1、让婴幼儿从小单独睡觉。2、孩子跌跤,父母不管,让他自己爬起来。3、父母要几岁的孩子做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洗衣服等。4、让孩子在看到国旗时,注目两分钟。在听到国歌时,把手按在心口,心中默唱国歌。5、即使家庭经济状况很好,也鼓励孩子自己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付保险费用或部分学习费用及其他费用。6、幼儿没有午睡的习惯。7、大人鼓励孩子做登山、攀岩、跳海等危险性运动,孩子们也乐于参与这些冒险活动。8、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孩子都自己挣钱读书。有的人把钱赚够了才进学校读书,也有人一边找工作一边读书,或读读停停,用十几年时间拿个博士学位。孩子们认为,长这么大还伸手向父母要钱,很不光彩,会被人家瞧不起,说你无能。9、在用钱上,即使是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对自己也很吝啬,与人交往也不大方。无论是一起进公园或到舞厅,还是在餐馆用餐,一切费用都是AA制。10、父辈一般不给孩子财产继承权。让孩子坐享其成是人生中最糟糕的事,这会使孩子没有机会去经历他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而真正的幸福来自自身的努力。希望可以帮到你
其实我看了不少育儿书,尤其是借鉴了国外的育儿经验,大概就是:一、不要把孩子当做孩子,把他当做一个和你一样平等对待的人,不要小看孩子的适应能力,他们的潜能很大,你能把他放在什么样的高度,他就能发挥什么样的潜能!二、和孩子交流要蹲下,平视孩子,主要是让孩子平视你,也要你从你孩子的眼里看这个世界,理解孩子!三、放手孩子,相信孩子,做错了没什么,不要对孩子说太多的“不”……四、孩子无心做错事的时候,要从错误中找到孩子的优点!还有很多,这个是我个人的总结,希望对你有用。

美国的育儿经验是什么

3,美国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力

从小就自己做自己的事情,犯了错,就自己去解决,父母只会提供意见,决定都是由自己提出的,心里不再被束缚
这位朋友,你好! 首先,我也是一位家长,我不直接回答你的问题,我要告诉你的是你所观注到的都是社会的部分现象,不是整体现象,不能说父母把孩子拉扯大,结果就是你所描述的。冒昧问一句,你的孩子目前是不是有这些苗头? 第二,做为一个家长,养育孩子不要太多的理由,只是因为我们爱我们的孩子。所有导致的这些结果都是家长不解孩子,错把爱的方式当作了爱,用错误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还理直气壮的告诉孩子:“这都是为了你好!”,可能有些家长会觉得你爱你自己的孩子,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把爱做一下解释: 1. 爱是不讲条件地对对方好的一种感情。作为家长,爱孩子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他是你的孩子。 2. 爱是整体地接纳对方。父母爱孩子,就是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绝不能接纳孩子的优点,而不接纳孩子的缺点。家长要知道的是,孩子的优点全世界人都会接纳。当一个孩子被完全接纳的时候,他才能感到自尊。 3. 爱是一种接纳和欣赏的情感关系。父母平等地对待孩子,单纯地以孩子的利益和感受为出发点,在完全地接纳和欣赏孩子的前提下来表达对孩子的爱,对孩子来说才是一种没有害处只有益处的美好情感。在这种爱的关系下,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4. 爱的有无由被爱者决定的。当你的孩子感受到你的爱时,那才叫爱,这种爱才真正意义上对孩子起正面的激励作用。 第三,孩子打爹骂娘,甚至有杀父母的行为。这跟父母一直以来的错误教育方式有关系。 1. 孩子是靠取好家长来做事,靠模仿来行为的,如果家长从小用打骂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长大后对待家长也好不对哪儿去。孩子12岁以后,有了自我意识,他就会反抗,顶撞父母、离家出走等行为就出来,有些专家把这叫做青春叛逆。对这类现象不管怎么命名,只要你的亲子关系良好,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那是绝对不会产生这种现象的。 2. 孩子伸手问家长要钱,不给就打、骂,甚至有杀父母的现象,这种现象除跟上面我提到的有关以外,现在跟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没有注意培养孩子的进取心,并且让孩子对家长产生了信赖。如果孩子不思进取,甚至对家长产生信赖,视家长的钱为已有,这是简直一种灾难。 这位朋友,对于你的问题“父母养孩子到底是为了什么”,我的回答是:是因为爱 那为什么家长之间没有了爱,而造成了那些问题,请认真看看我上面的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不知道。这里是中国。

美国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力

4,一起看看美国孩子如何在家接受教育

每年2000
美国人的家教观美国孩子的独立性一般来说,孩子完成高中学业,不管他们是进大学深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就是他们离开家庭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绝大多数青年就离开家走上了自我奋斗的道路。我从纽约到费城的途中,遇到一位年轻的姑娘。她拿着行李下了车,旅客陆续走完了,我等人来接,于是车站上就留下她与我。我问她是否也等人来接,她摇摇头说不是,她还不知该往何处去。我接着问她从哪里来,她说她18岁,刚念完中学,爸爸妈妈生活困难,她四个弟弟妹妹还在念书。她到了该独立生活的时候,所以离开家外出找工作,以减轻家庭负担。我怀着同情想给她以帮助。这时,接我的车来了,我请她一起上车但是她婉言谢绝了。她拿起笨重的行李,慢慢地向前走去。不轻易说“不”美国7岁的女孩洁西卡驾机身亡的惨事引起全球广泛争议。但洁西卡的妈妈在无比悲伤之余仍然说:“孩子想飞就让她飞吧!”这是对自己教育理念的坚持。西文的教育精神就是这样。他们注重鼓励、支持,陪伴孩子渡过漫长的学习、训练过程,而不太看重最终的成果。西方人一般不会在孩子想做什么时急于说“不”。比如孩子想拆一件玩具甚至于电视机,父母也不会发怒。因为完全可以买些旧货来满足孩子的要求。甚至当孩子看人家开飞车,自己也想试试时,父母明明不赞成,也会请专业赛国车手来教。让孩子慢慢明白飞车不光是开得快,还有体能、耐力的艰苦训练。既满足孩子的愿望,又让孩子在实践中懂得哪些该做、可做或相反。简单说“不”只能破坏亲子关系,压抑孩子的能动性,迫使他们转入“地下活动”--到那时悔之晚矣!由此可见,首先是尊重和鼓励孩子的愿望,然后才考虑怎样去尊重和鼓励。这里最重要的是真正了解孩子的能力。因为每个孩子身心发展程度不同,把握这点有些困难,但一定要尽力去了解。有时孩子只是一种兴致,想得很美。有时孩子只是一种兴致,想得很美,其实能力达不到,这更需要父母的帮助。这种场合仍然要维持孩子的兴致,容许他们试仟并犯错误。当然,像小洁西卡那样可能以生命为代价的情况,就不能完全让他们决定。不吓唬欺骗孩子我刚到美国留学时,常接触美国家庭,不知不觉地就把我们中国的习惯带过去:在制止小孩做某些事情时连骗带吓。比如“不听话,魔鬼就来了”、“不听话,爸爸妈妈不要你了。”我发现大多数美国家长对此很敏感,有的人立即出面干预。这时我才明白美国人教育子女同我们中国人有个重大的差别:绝对不吓唬小孩,不能用谎话来骗小孩。他们认为小孩的压力承受能力很低,大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往往会使他们睡不好,吃不下。我后来也为此吃过一回苦头。在我自己有了孩子之后,为了不让她吃口香糖,就说口香糖吃下肚会死人。哪知她记住了,有一天吃下口香糖之后情绪突然低沉,弄得我进退两难,实在没法排解她的烦恼。后来只得说吃一片问题还不致于十分严重,但仍然不能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看来,在这点上美国人是对的,对孩子,善意的恐吓和欺骗也不行。

5,欧洲人教育孩子的方式与中国有那些区别

中国人会给孩子詪多,会为孩子铺平路。而西方,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詪现实的以金钱当报酬的去让孩子干一些事....
在丹麦,把孩子放在外面“置之不管”,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丹麦的年轻父母就经常把孩子“搁”在住所外的院子里午睡,只是偶尔从楼上的窗户往下看看。  丹麦是欧洲发达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高福利国家之一。在高税收政策支撑下的高福利给丹麦百姓提供了免费教育、医疗保险、失业救济等多种优惠,使得社会安宁稳定,百姓生活无后顾之忧。因此,丹麦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另外,同其他北欧的高福利国家相比,丹麦人的思想比较“超前”,不少人就认为,孩子“独自在外”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 可丹麦人的年轻父母也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他们总忘记带回自己的孩子。这时,警察成了最好的保姆,他们会把大街上长时间无人领取或是在草坪上酣睡的小孩一个个送回家。  中国:孩子不听话、做错事的时候,父母难免一气之下伸手就打,而屁股是首当其冲的受害部位。因为打脑袋,担心万一失手,打出大毛病;打脸,打破打肿了,孩子没法出去见人;打胳膊打腿,也容易脱臼、骨折。总之,家长觉得屁股不是什么要害部位,打两下应该没问题。殊不知,孩子的屁股也打不得。首先,打屁股可能导致孩子脑干损伤。 人脑组织由大脑、间脑、脑干和小脑四部分构成。脑组织位于颅腔内,颅骨通过寰枕关节与人的脊柱相连接。如果家长在打孩子屁股时出手过重、过猛,孩子的臀部突然受到撞击,这种带有暴力性的撞击可经脊柱传到寰枕关节,有可能造成颅骨整体变形,引起脑干的损伤,后果不堪设想。 打男孩子屁股时更得注意。 家长一般都把孩子按在床上再打,由于孩子挣扎、摆动,有可能被床沿或其他依靠物损伤睾丸,导致睾丸血肿或破损。还有些家长一时气不过,用皮带、鸡毛掸子等其他硬物打孩子,这样会引起臀肌局部血肿,血循环不畅,甚至发生坏死性炎症。打孩子的混乱中,家长还可能失手误伤孩子的头部、胸部及其他脏器,带来想像不到的严重后果。 打孩子屁股不但令他们皮肉受苦,还会给他们的心灵留下阴影。 父母在打孩子时一般会考虑别打坏了要害,却很少考虑孩子也是有尊严的,对父母的教训也有个心理承受的度。孩子天生脆弱、敏感,极易受到伤害。父母一时的怒声训斥和粗暴行为往往造成亲子关系的不和谐,严重的还会在自己与孩子之间产生永久性的隔阂。  如果父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一定要采取打屁股的方式给孩子一个教训的话,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两岁以下的孩子还不懂事,分不清好坏,父母千万不要使用打屁股的教育方法。因为这样非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 二是打的时候要把孩子抱起来,再拍打屁股,而且出手不要过重,避免损伤其他身体组织。  还有就是,打孩子屁股时,一定别忘了让孩子的脸背对着父母,以免让孩子看到父母生气时可怕的面孔。同时父母看不到孩子的脸,也能让自己消消气,或许转念一想,抬起的手就放了下来。
在丹麦,把孩子放在外面“置之不管”,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丹麦的年轻父母就经常把孩子“搁”在住所外的院子里午睡,只是偶尔从楼上的窗户往下看看。 丹麦是欧洲发达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高福利国家之一。在高税收政策支撑下的高福利给丹麦百姓提供了免费教育、医疗保险、失业救济等多种优惠,使得社会安宁稳定,百姓生活无后顾之忧,因此,丹麦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另外,同其他北欧的高福利国家相比,丹麦人的思想比较“超前”,不少人就认为,孩子“独自在外”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 可丹麦人的年轻父母也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他们总忘记带回自己的孩子。这时,警察成了最好的保姆,他们会把大街上长时间无人领取或是在草坪上酣睡的小孩一个个送回家。 中国: 孩子不听话、做错事的时候,父母难免一气之下伸手就打,而屁股是首当其冲的受害部位。因为打脑袋,担心万一失手,打出大毛病;打脸,打破打肿了,孩子没法出去见人;打胳膊打腿,也容易脱臼、骨折。总之,家长觉得屁股不是什么要害部位,打两下应该没问题。殊不知,孩子的屁股也打不得。 首先,打屁股可能导致孩子脑干损伤。人脑组织由大脑、间脑、脑干和小脑四部分构成。脑组织位于颅腔内,颅骨通过寰枕关节与人的脊柱相连接。如果家长在打孩子屁股时出手过重、过猛,孩子的臀部突然受到撞击,这种带有暴力性的撞击可经脊柱传到寰枕关节,有可能造成颅骨整体变形,引起脑干的损伤,后果不堪设想。 打男孩子屁股时更得注意。家长一般都把孩子按在床上再打,由于孩子挣扎、摆动,有可能被床沿或其他依靠物损伤睾丸,导致睾丸血肿或破损。还有些家长一时气不过,用皮带、鸡毛掸子等其他硬物打孩子,这样会引起臀肌局部血肿,血循环不畅,甚至发生坏死性炎症。打孩子的混乱中,家长还可能失手误伤孩子的头部、胸部及其他脏器,带来想像不到的严重后果。 打孩子屁股不但令他们皮肉受苦,还会给他们的心灵留下阴影。父母在打孩子时一般会考虑别打坏了要害,却很少考虑孩子也是有尊严的,对父母的教训也有个心理承受的度。孩子天生脆弱、敏感,极易受到伤害。父母一时的怒声训斥和粗暴行为往往造成亲子关系的不和谐,严重的还会在自己与孩子之间产生永久性的隔阂。如果父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一定要采取打屁股的方式给孩子一个教训的话,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两岁以下的孩子还不懂事,分不清好坏,父母千万不要使用打屁股的教育方法。因为这样非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 二是打的时候要把孩子抱起来,再拍打屁股,而且出手不要过重,避免损伤其他身体组织。还有就是,打孩子屁股时,一定别忘了让孩子的脸背对着父母,以免让孩子看到父母生气时可怕的面孔。同时父母看不到孩子的脸,也能让自己消消气,或许转念一想,抬起的手就放了下来。
中国人一直都有自己“无私”而西方人“自私”的神话。这个神话实根植于由对“人”的不同定义而引起的语义学混淆。中国人必须由“二人”去定义“一人”,因此任何自我定义的“个体”都 是“自私”的。中国人的“个人”比较单薄,常需受到社群的温暖照顾,西方人对别人既然摆出一副“贵客自理”的态度,自然就是“自私”。中国人的“心”比较发达,常需要与人“感通”,而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似乎是一种绝缘体,自然也是“自私”。此外,中国人必须“做人”,而西方人则“是”(to be)人,一个只“是”他自己而不肯在别人面前去“做”的人,当然更是“自私”。此外,双方对“团体精神”(communal spirit)的理解也不相同。对新教文化的西方人来说,“团体精神”的意思是指彼此尊重对方的权利以及遵守公共秩序。对中国人来说却是在“自己人”之间不要斤斤计较,不应分你的与我的,在“自己人”圈外就毋须这样“有心”地去“做人”,因此也是同样地不讲权利,不过内容却变成了抢在对方之先。因此,中国人只有在必须“做人”的场合中才是“无私”的。然而,西方人却在中国人认为应该“做人”的场合中也与对方算得清清楚楚——这种“难看”的动作自然也显得很“自私”。凡此种种,中国人恒常以含贬抑性的“个人主义”称之。

文章TAG:国外  亲子  亲子教育  教育  国外亲子教育  
下一篇